昆蟲除原尾目無觸角、高等雙翅目和膜翅目幼蟲的觸角退化外,其它種類都有1對觸角。觸角長在昆蟲兩只復眼的中上方,昆蟲活動的時候,這兩根觸角總是不停地擺動著,東察西探,象是尋找獵物的雷達。
觸角是主要的感覺器官,有嗅覺、觸覺和聽覺的功能。觸角能夠幫助昆蟲尋找食物和配偶,并探明身體前方有無障礙物。在有些昆蟲中,觸角還有其它用處,例如雄性芫菁在交配時用來握住雌蟲,魔蚊幼蟲用來捕捉食物,仰泳蝽的觸角在水中能平衡身體,水龜蟲則用來幫助呼吸。
|
。1)線狀(絲狀):觸角細長,呈圓筒形。除第一、二節稍大外,其余各節大小、形狀相似,逐漸向端部變細。例如蝗蟲、蟋蟀及一些蛾類等。 |
|
|
。2) 念珠狀:鞭節由近似圓珠形的小節組成,大小一致,象一串念珠。例如白蟻、褐蛉等。 |

|
|
|

|
。3) 鋸齒狀:鞭節各亞節的端部一角向一邊突出,象一個鋸條。例如叩頭蟲、雌性綠豆象等。 |
|
|
。4) 櫛齒狀:鞭節各亞節向一邊突出很長,形如梳子。例如雄性綠豆象等。 |

|
|
|

|
。5)雙櫛齒狀(羽狀):鞭節各亞節向兩邊突出成細枝狀,很象鳥的羽毛。例如雄性蠶蛾、毒蛾等。 |
|
|
。6)棒狀(球桿狀):觸角細長,近端部的數節膨大如橢圓球狀。例如蝶類(是鱗翅目中蝶與蛾的主要區別特征之一)、蟻蛉等。 |

|
|
|

|
(7)錘狀:鞭節端部數節突然膨大,形狀如錘。例如瓢蟲、郭公蟲等。 |
|
|
(8)鰓葉狀:端部數節擴大成片狀,可以開合,狀似魚鰓。這種觸角為鞘翅目金龜子類所特有。 |

|
|
|

|
(9)膝狀(肘狀):柄節特別長,梗節短小,鞭節由大小相似的亞節組成,在柄節和梗節之間成肘狀或膝狀彎曲。例如象鼻蟲、蜜蜂、小蜂等。 |
|
|
(10)環毛狀:除基部兩節外,每節具有一圈細毛,近基部的毛較長。列如雄性的蚊、搖蚊等。 |

|
|
|

|
(11)剛毛狀:觸角很短,基部的一、二節較大,其余的節突然縮小,細似剛毛。例如蜻蜓、蟬、飛虱等。 |
|
|
(12)具芒狀:觸角很短,鞭節僅一節,較柄節和梗節粗大,其上有一根剛毛狀或芒狀構造,稱為觸角芒。觸角芒有的光滑,有的具毛或呈羽狀。這類觸角為雙翅目蠅類所特有。 |

|